MOOC参与度提升:想法分享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大约十年前,当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首次推出时,许多高等教育专业人士将这种新事物视为一种噱头。然而,在全球疫情的影响下,许多机构和教师被迫在一夜之间将其面授课程转为在线形式。这种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在线学习是可能的。但不太清楚的是如何有效地做到这一点。
尽管MOOCs为数百万学习者提供了教育机会,但它们经常因其有限的参与度而受到批评。统计数据已经被反复讲述:80% 报名参加MOOC的学习者没有完成课程,完成率往往很低,讨论论坛中的互动通常是单向对话。
我最近的研究,与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Manjit Yadav和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的Aric Rindfleisch共同撰写,旨在通过引入和测试一种新方法来提高在线课程的参与度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基于一个简单的想法,即在线学习环境与面对面教室不同。在线环境往往比面对面课程更大、更多样化、更缺乏人情味。因此,在实体教室中有效的传统策略,例如讨论或破冰活动,可能在线上环境中有效,也可能无效。
我们研究了各种内容共享策略的有效性,这些策略旨在促使学习者分享关于他们身份或与课程相关的想法。我们在一门由美国一所大型公立大学在Coursera上提供的关于数字营销的热门异步课程中进行了一项随机的实地研究。具体而言,我们随机分配了2122名学习者在课程的第一周参加一个讨论提示,要求他们发布与课程相关的想法(想法分享)——例如数字世界如何影响企业和消费者——或者发布他们的自我介绍(身份分享)——例如他们来自哪里以及做什么。我们还有一个对照组,没有这种分享邀请。我们衡量了这些分享提示对学习者随后参与视频和评估的影响。
我们的结果表明,要求学习者分享他们对课程的想法会导致视频观看量和评估完成率增加约30%。相比之下,要求学习者分享他们的身份并没有产生影响。因此,虽然鼓励学习者披露关于他们身份的信息在传统的面对面课堂环境中可能有效,但其有效性在大型在线课堂中似乎是有限的。
那么为什么存在“想法优势”——为什么想法分享的提示对于提高在线学习者的参与度更有效?当我们深入研究被要求分享想法的学习者发布的文本回复时,我们发现他们的回复往往更长、更详细、更复杂。从本质上讲,相对于简单地发布几句关于他们是谁、来自哪里等的简短句子,在线学习者似乎在这些想法帖子中投入了更多的思考。
由于在线学习环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背景各异的学习者,我们还想检验,一旦被要求分享想法,哪种类型的学习者参与度更高。事实上,想法优势并不适用于所有学习者。我们的数据显示,对于来自英语国家和在线学习新手来说,它更有效。由于分享想法比分享关于个人身份的信息需要更强的沟通和表达复杂思想的能力,语言流利程度在想法分享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同样,对学习平台(即Coursera)不熟悉的学习者可能会因为平台的新颖性和提示而对想法分享更感兴趣。
总的来说,我们的研究引入了一种简单但有效的工具,即以想法分享的提示形式,让学习者参与大规模在线课堂。我们还表明,一些用于鼓励面对面学习环境参与度的实践可能无法轻易地转化为在线环境。由于高等教育面临着技术变革带来的新挑战和机遇,伴随着成本上升和入学人数下降,完全忽视数字革命是不可能的。教育专家设计和应用数字工具、策略和数据分析方法,以便在未来更好地评估和促进学习者的参与度至关重要。